紅海驚現750噸伊朗軍火! 胡塞武裝補給線被斬斷,地緣風暴如何攪動黃金市場?
紅海驚現750噸伊朗軍火! 胡塞武裝補給線被斬斷,地緣風暴如何攪動黃金市場?

一、伊朗軍火船被截獲:中東局勢的“火藥桶”被點燃
2025年7月17日,葉門安全部隊在紅海海域執行巡邏任務時,截獲一艘懸掛賴比瑞亞國旗的貨船,船上裝載的750噸武器引發全球震動。 根據葉門官方發佈的現場視頻和清單,這批武器包括海軍飛彈系統、防空雷達、攻擊無人機、反裝甲飛彈等先進裝備,其中部分武器的波斯語說明書和伊朗國防部關聯企業標識直接指向其來源。 葉門總統領導委員會成員塔里克・薩利赫在聲明中明確表示,這批武器“從伊朗出發,目標直指胡塞武裝”,並強調其戰術價值遠超葉門內戰需求,暗示可能被用於更廣泛的地區衝突。
伊朗方面第一時間否認與事件關聯,外交部發言人納塞・卡納尼在社交媒體上稱相關指控是“西方國家的政治操弄”,並強調伊朗“從未向任何非國家行為體提供軍事援助”。 然而,國際社會對此並不買帳:美國中央司令部將此次攔截稱為“遏制地區衝突的關鍵行動”,歐盟外交事務發言人表示將“重新評估對伊制裁措施”,沙特則宣佈加强紅海海域軍事巡邏。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葉門查獲的無人機組件與伊朗“目擊者-136”無人機關鍵部件高度相似,這種無人機曾被胡塞武裝用於襲擊以色列目標。
二、地緣風險陞級:紅海航運癱瘓與全球供應鏈震盪
此次武器截獲事件直接衝擊了紅海航運生命線。 截至7月18日,蘇伊士運河日均通行量已降至25艘,較危機前减少32%,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奧薩馬・拉比耶證實,2023/2024財年運河收入同比銳減23.4%至72億美元,而2022/2023財年這一數位為94億美元。 航運巨頭馬士基、地中海航運等已宣佈無限期暫停紅海航線,90艘集裝箱船改道非洲好望角,導致亞洲至歐洲的運輸週期延長10-15天,物流成本激增。 倫敦保險市場戰爭險保費更是飆升至船值的5%,創2008年以來新高,一艘途經紅海的集裝箱船需額外繳納45萬美元保費,相當於胡塞武裝20架改裝無人機的成本。
地緣風險的外溢效應迅速傳導至金融市場。 7月18日亞盤早市,倫敦金現開盤3338.5美元/盎司,波動區間3333.9-3344美元/盎司,當前報3346.87美元/盎司,微漲0.25%。 科技面上,黃金價格在3335-3345美元區間震盪,日線級別仍處於3320-3350美元的寬幅震盪格局,50日均線與200日均線形成3325-3340美元的夾板區間,布林帶中軌3335美元成為短期多空分水嶺。

三、市場博弈焦點:伊朗的戰畧收縮與美國的制裁加碼
伊朗在此次事件中的態度耐人尋味。 一方面,官方否認與武器運輸有關,並強調“從未支持地區衝突”; 另一方面,卻未對葉門政府的指控提出實質性反駁,也未提供任何證據證明武器來源的協力廠商可能性。 這種“既不承認也不澄清”的模糊戰術,被分析人士認為是伊朗在美伊博弈中的戰畧收縮——既避免觸發美國新一輪制裁,又不願徹底切斷與胡塞武裝的聯系。
美國則借機加大對伊施壓。 7月18日,美國財政部宣佈對伊朗18個個人和實體實施新制裁,理由是其“支持伊朗彈道導彈計畫和跨國犯罪”,這是繼6月將胡塞武裝重新列為“恐怖組織”後的又一動作。 五角大樓同時宣佈,將加强紅海海域的軍事巡邏,並考慮聯合盟友建立“護航聯盟”,以確保航道安全。 分析指出,美國此舉既是對伊朗的威懾,也是為未來可能的軍事干預尋找藉口。
在這個地緣政治與金融市場深度聯動的時代,黃金作為“危機貨幣”的價值再次凸顯。 紅海海域的750噸武器不僅是伊朗與胡塞武裝關係的明證,更是中東亂局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