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空襲敘利亞首都引爆中東局勢! 安理會緊急會議聚焦主權危機,黃金避險内容再受考驗
當地時間7月16日晚,以色列國防軍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發動大規模空襲,目標直指敘利亞國防部大樓、總統府附近軍事設施及總參謀部入口,造成至少3人死亡、34人受傷。 此次行動是以色列自7月14日介入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衝突以來的最大規模軍事陞級,直接觸發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 安理會將於北京时間17日18時召開閉門磋商,討論敘利亞提出的“譴責以色列侵犯主權”議題。

一、軍事陞級:以色列“先發制人”背後的戰畧博弈
以色列此次行動以“保護敘利亞南部德魯茲人免遭迫害”為由,動用F-35戰機和無人機對大馬士革覈心軍事目標實施精准打擊。 以軍聲明稱,其已摧毀敘利亞軍隊指揮中樞,並封锁敘政府軍向蘇韋達省增派部隊。 值得注意的是,襲擊發生時半島電視臺正在大馬士革市中心直播,畫面中敘利亞女主播因身後國防部大樓被炸毀而驚慌逃離,相關視頻迅速在社交媒體引發全球關注。
敘利亞過渡時期總統沙律17日發表全國講話,譴責以色列的襲擊是“對國際法的公然踐踏”,並誓言將“以一切手段捍衛主權”。 敘外交部已向安理會提交緊急議案,要求對以色列實施制裁。 與此同時,伊朗外長阿拉格齊通過社交媒體發聲,稱以色列的行動是“地區穩定的毒瘤”,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聯合行動予以遏制。
二、國際角力:安理會博弈與大國立場分化
此次衝突暴露了大國在中東的戰畧分歧。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16日表示,已與衝突各方達成“停火步驟”,但強調“以色列有權自衛”。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則在安理會會前聲明中,指責以色列的行動“破壞地區安全架構”,要求立即停止軍事干預。 土耳其、法國等國也分別發表聲明,呼籲通過外交途徑解决爭端,反對單邊軍事行動。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在安理會會議前的表態出現微妙變化。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17日淩晨表示,美國“支持安理會對局勢進行全面評估”,但拒絕承諾支持敘利亞提出的制裁議案。 這種立場與以色列的緊密盟友關係形成鮮明對比,凸顯美國在平衡中東盟友與國際規則間的困境。
三、黃金市場:避險情緒與政策預期的拉鋸戰
地緣危機陞級直接衝擊黃金市場。 截至7月17日亞洲早盤,現貨黃金報3330.53美元/盎司,較前一日高點回落近50美元,但仍較本周低點上漲1.2%。 這種波動反映出市場對地緣風險與美聯儲政策的雙重考量:

短期避險需求支撐金價:以色列空襲疊加特朗普同日宣佈對150個中小國家加征關稅,引發全球貿易與安全風險共振。 德意志銀行測算,若衝突進一步陞級,黃金可能在48小時內突破3350美元阻力位。 歷史資料顯示,中東衝突爆發初期黃金平均漲幅達2.3%,且在戰事持續階段維持溢價。
美聯儲政策預期壓制漲幅:儘管地緣風險升溫,但美聯儲褐皮書顯示企業因關稅面臨“中等至顯著的成本壓力”,市場對9月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概率已從70%降至62%。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17日重申,當前通脹壓力“迫使美聯儲保持耐心”,這導致美元指數反彈至98.4,美債收益率升至4.46%,對黃金構成短期壓制。
以色列此次軍事行動不僅是地區權力博弈的縮影,更是全球地緣政治秩序面臨的新挑戰。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黃金市場將繼續扮演全球風險“溫度計”的角色,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正成為影響資產定價的覈心變數。